专业研究

首页 > 专业成果 > 专业研究

外籍员工达到中国法定退休年龄时,企业是否可以终止合同?

发布时间:2024-11-25 发布者:捷华律师事务所

在探讨员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企业是否有权终止劳动合同的问题时,外籍员工成为了法律适用上的焦点。这一群体的法律地位与权益保障,不仅关乎企业的用工管理,更触及到国际间劳动法律制度的衔接与协调。

探讨这一问题时,首先要区分外籍员工是否取得中国永久居留资格。对于已经取得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员工,根据《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享有相关待遇的办法》第一条“除政治权利和法律法规规定不可享有的特定权利和义务外,原则上和中国公民享有相同权利,承担相同义务”的规定,这类外籍员工在境内与中国公民享有同等的权利义务。因此,在劳动关系终止的问题上,当已经取得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员工达到中国法定退休年龄后,企业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

然而,对于那些未持有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员工,情况则显得复杂多变。假如一位外籍员工的《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在有效期内,其年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企业能否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不同地区的人民法院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

以北京、江苏等地区为代表,这些地区的法院倾向认为,外籍员工同样适用中国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例如,在(2017)京03民终4875号案件中,北京三中院认为,由于外籍员工的工作地在中国,因此本案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作为处理案件的准据法。根据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外国人可以与我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但并未特别规定可以不受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退休年龄的限制。因此,当外籍员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用人单位有权向其送达解除通知,终止劳动合同关系,且无需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在(2021)苏02民终4015号案件中,无锡中院认为,外籍员工在中国的用人单位工作,且双方的劳动合同明确约定,“本合同的有效性、理解及履行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据此进行解释”,故本案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因此,外籍员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双方的劳动合同在之后已依法终止,之后用人单位可以不再与外籍员工续签劳动合同的,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在这一观点中,即使外籍员工持有的《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仍在有效期内,当他们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企业可以与其终止劳动关系。当外籍员工继续在企业工作时,企业与外籍员工建立的是劳务关系,双方的法律关系更多是依赖于双方之间的约定和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

 

 

 

 

第二种观点

第二种观点以上海地区为代表,上海法院倾向认为外籍员工不适用中国法定退休年龄,即使外籍员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企业也不能终止外籍员工的劳动合同。在(2011)沪二中民三(民)终字第1119号案件中,上海二中院认为,我国现行法律并未明文禁止年满60周岁的外国人在我国境内就业。同时,用人单位为外籍员工办理的《外国人就业证》也表明,他们在有效期内可以在我国合法就业。因此,当外籍员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用人单位并不能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在(2014)沪二中民一(民)终字第1188号案件中,上海二中院亦认为,原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用人单位以外籍员工于2010年4月13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为由,终止与其劳动关系的行为,缺乏合同和法律依据,该处理意见已由生效裁判文书予以确认。在 (2019)沪0104民初20143号案件中,公司与外籍员工签订的最后一份劳动合同时,外籍员工的年龄已经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徐汇法院仍认为该劳动合同合法有效。由此可见,上海在司法实践中并不完全禁止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外籍员工继续以劳动关系从业。上海地区主流观点是,外籍人士若在用工许可期限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企业继续用工的,仍可认定双方建立劳动关系。

此外,上海地区的司法实践也更加注重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2006)》第二条关于在国内就业的外国人适用中国劳动标准的问题中明确规定,“当事人之间在上述规定之外约定或履行的其他劳动权利义务,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可按当事人的书面劳动合同、单项协议、其他协议形式以及实际履行的内容予以确定”。因此,在劳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企业和外籍员工对于劳动合同期限以及外籍员工在履行过程中可能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这一因素,都是明确知晓且可以充分预判的。因此,上海地区的法院在审理相关案件时,更倾向于保护外籍员工的合法权益,避免企业以年龄为由随意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针对这一复杂的法律适用问题,企业在招录外籍员工时,应充分了解当地的司法口径和法律规定。根据自身的用工需求和外籍员工的年龄因素,合理确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并办理相应的许可证手续。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后期因法律适用问题而产生的纠纷和损失。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外籍员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问题:

  • 在招录外籍员工之前,企业应深入了解当地的劳动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情况,对外籍员工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同时,密切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和更新,确保企业的用工管理符合最新的法律要求。

  • 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企业应根据外籍员工的年龄、技能、岗位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同时,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关于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和程序,比如在劳动合同中增加“外籍员工达到中国法定退休年龄时,劳动合同终止”的约定。这样可以确保在出现争议时,双方能够依据合同条款进行协商和解决。

  • 在外籍员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前,企业应与其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了解他们的意愿和需求,探讨是否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转为劳务合同等可能性。通过双方的努力和协商,达成共识和解决方案,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外籍员工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外籍员工的日常管理和考核,确保他们的工作表现符合企业的要求和期望。同时,完善劳动合同管理档案,确保相关文件和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一条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

2.《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2006)》

二、在国内就业的外国人适用中国劳动标准的问题

(一)原劳动部、公安部、外交部、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等四部门颁布的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劳部发(1996)29号)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最低工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劳动标准,当事人要求适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可予支持。

(二)当事人之间在上述规定之外约定或履行的其他劳动权利义务,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可按当事人的书面劳动合同、单项协议、其他协议形式以及实际履行的内容予以确定。

(三)当事人在上述(一)、(二)所列的依据之外,提出适用有关劳动标准和劳动待遇要求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不予支持。

 

 

 

 

本文作者

 

 

 

 

 

 

 

 

 

 

 

 

 

图片

陈婧娴  律师

chenjingxian@jhlawfirm.cn

专业领域:

教育与培训  

公司与商事             

劳动与人力资源

下一篇:从昆明学校“臭肉事件”审视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职责

  •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一路211号12楼
  • 电话:021-32102677
  • 传真:021-32102688
  • 邮箱:jiehua@jhlawfirm.cn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4上海市捷华律师事务所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26451号-1

律师e通 | 法律声明 | 邮箱登录

为了更好的呈现效果,移动端请竖屏浏览